我市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 要闻-白城站 周柏航 2303186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白城站 > 要闻

我市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

2017-01-11 | 来源: 白城日报

  白城日报讯(白民)我市针对蒙汉交融的区位特征和多民族共存的人口特征,围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,采取得力措施,投入更大精力,加大资金投入,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。

  不断加大资金筹措及投入力度。几年来,共为民族乡投资2.3亿元,重点实施了村级道路整治、人畜饮水工程、农田灌溉工程、泥草房改造等70个大、中型建设项目,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。近2年,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,借助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,修建“村村通”水泥路290公里,打抗旱井870眼,泥草房改造4370户,改造自来水98眼,建设广场9.7万平方米,绿化树木23万株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,把6个民族乡列入到包保扶持范围,扩充了资金介入渠道。实施省民委“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”49个,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,进行农田改造、畜禽养殖、特种种植等建设,推动民族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。

  强化项目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。各级政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,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先后在民族乡建成一批种植园区、畜牧小区、节水灌溉示范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镇赉县以省民委“百村万户”致富工程为契机,筹集国家、省、县扶贫资金800万元,在2个民族村建设烤烟回潮室120个,为现代化烟叶生产创造了条件。洮南市车力蒙古族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林网隔离带,干燥的季风气候和良好的水源条件,与吉林瑞丰、黑龙江垦丰等5家种业公司合作,发展玉米制种业,实现农民收入6600万元。目前,玉米制种已经成为该乡引领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。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科学使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,建设“绒山羊圈养基地”4个。目前,全乡有152户农户养牛5000头,326户农户养羊3万只,牧业总收入达1000万元,人均收入3000元。

  助力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。经过多年培育发展,全市民族乡村涌现一批专业种植、养殖大户,在影响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向畜牧业、绿色农业、品牌农业转移升级中,有效推动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。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的烤烟,苏可马小米等已经工商注册,成为知名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。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以蒙牛集团为依托,加强奶站建设,带动农民养殖奶牛。哈吐气、德顺和新艾里3个蒙古族乡,抓住吉林西部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利契机,优化水田种植结构,扩大水田种植面积,已发展到一定规模,成为产业品牌。

  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。在县(市、区)政府财政扶持政策的有力扶持下,民族乡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。近年来,已建立牛羊、烤烟、辣椒等农村经济合作社188家,拥有合作社成员2386户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发展各级各类合作社63个,其中大沁他拉蒙羊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注册农民会员580人,现存栏基础母羊22300只,年产羔羊36000只。洮南市车力蒙古族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,已经辐射相邻乡(镇)和内蒙一些地方,入股股东增加到900户。同时,各县(市、区)还在民族乡村开展科技、医疗、文化、法律“四下乡”活动,积极为民族乡群众及合作社组织输送信息与技术服务等智力支持。

 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。市县两级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,着力推进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。通榆县建成20个少数民族农家书屋和11个乡村文化大院,建设健身路径2条,配备健身器材30件。镇赉县建立广播电视播转台,配备专职人员,购置配套设备,使全县12个民族村达到了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。洮南市为民族乡村文化场所配置民族乐器,组建小剧团,修建了文化广场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1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农家书屋,实现了乡村文化活动全覆盖。大安市在城内回族生活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,为回族群众提供必要的文化生活场所。据统计,近年来,市县两级在8个民族乡投资800余万元,建设文化站8个,文化大院32个,农家书屋57个。

责任编辑: 周柏航